最近刷到一堆
“亲测退轴”“度数下降”
的小红薯笔记
号称在家就能治好近视…
看完直呼好家伙,
这届家长为了娃的视力,
都快成玄学大师了!🔮
但仔细一扒就发现:
这些方法要么没数据支撑,
要么没医生背书,
有些甚至还有风险!
今天就来盘一盘这些“网红防控法”,到底靠不靠谱👇
原理是靠镜子把画面投远,让娃“远程”写作业。
听着挺美,但问题不少:
❌骗得过视网膜中央,骗不过周边,防控效果打折;
❌画面容易变形失真,娃看了头晕,还可能加重视疲劳;
❌只能用来看书写字,出了门照样“近距离用眼”…

长得像小蜻蜓,正负镜片切换训练调节能力。
但它只是“视觉训练工具”,不是“近视防控神器”!
它两端各有一组镜片:
-
正镜片(+)模拟“看远”,需睫状肌放松
-
负镜片(-)模拟“看近”,需睫状肌紧张

商家说能模拟太阳光,促进血液循环“缩眼轴”。

这类产品在学术和临床中仍存在显著争议:
✅ 有少数短期研究显示,特定波长的红光可能增强脉络膜血供、促进多巴胺分泌,减缓近视进展,甚至有个别“度数归零”的极端案例。
但是:
⚠️长期安全性、有效性仍缺乏充分验证,尤其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不属于主流防控方式,必须在医生监督下用;
⚠️不建议作为家庭常规操作,风险自负!
📢总结一句:
近视防控没有捷径,别拿孩子的眼睛当试验田!
真正管用的还是老几样:
✅每天户外2小时(阳光是最好的礼物)
✅科学配戴离焦镜/OK镜
✅定期检查,遵医嘱干预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