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总是听到有人说:“要多出去走走,才能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而在医学界,也有一个类似眼界的词语,叫做——“视野”

pixabay

判断一个人的视功能好坏与否,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看视野。在眼睛向前注视时,同时也会看到周边的物体,这个俗称为“余光”的东西,就是我们的视野。简而言之,视野代表着我们看东西的广度。

一个好的视野能带来什么?
好的视野会带来良好的生活体验,可以安全的过马路,安全的驾驶车辆,一个好的视野可以让人们眼前豁然开朗。

在这里,还有一个冷知识,要和大家分享:那就是眼睛的大小和视野范围,并没有必然联系。

视野是由视网膜和黄斑决定的,只要眼部结构正常,瞳孔没有被遮挡,无论是小眼睛,还是大眼睛看到的视野都是一样的。
视野越来越小?不要掉以轻心!
如果有视野缩小或者缺损的情况出现,一定不要以为这是小事。
事实上,这可能是很多眼部疾病的症状。比如青光眼——作为世界第二大致盲疾病,平日里,它隐而不发,一旦出手,伤害性极强。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的显著特点就是管状视野
pixabay
管状视野有什么影响?
管状视野是当视野损伤到一定的程度时,眼睛只能够看到正前方很小的一个范围,就像通过一根管子或者带着望远镜看东西一样。
这时候,视野狭窄的人过马路非常危险,可能对身边疾驶而过的车辆毫无察觉。
pixabay
而且,青光眼患者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视野出现缺损,这说明青光眼已经到晚期,眼球中的视觉神经损伤已经很严重了,青光眼的视野缺损是不可恢复的。

 

02
如何防止青光眼视野缺损?

青光眼目前的治疗只能保持现有的视功能,不让它继续受损,所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止青光眼致盲的好方法。

 

01.自查与体检
日常自查可以遮住自己一只眼,如果另一只眼有一部分看东西有遮挡,就是我们讲的视野缺损,要及时到医院排查。
同时,每年还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青光眼高危人群(如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角膜较薄、40岁以上人群等)。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视野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
其中,视野检查是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主要作用就是观察人们“看东西”的范围有无缩小,眼前范围内有无异常的暗点出现。并帮助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判断视神经受损的程度,随访治疗效果。
02.警惕非常状况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 虹视(光源周围看到彩色光环);

○ 经常性疲劳;

○ 眼晴看上去雾蒙蒙的(尤其是婴儿);

○ 恶心或呕吐;

○ 眼睛疼痛;

○ 视野狭窄(管状视野)等。

 

pixabay

 

03.及时进行治疗
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而治疗的方法也因个体而异。
药物和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其中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已逐步成为青光眼患者的热门选择。相比传统抗青光眼手术具有操作快捷、创口微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在术后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和生活质量。
总之,虽然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眼病,但通过及早发现和治疗,是可以控制青光眼的发展的。
转载:厦门眼科中心漳州眼科医院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返回
顶部
专业项目顾问 7*24小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