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万粉丝网红叶珂在直播中分享的一段旅游经历引发了眼科医生的广泛关注。

她透露自己赴英国前购买的日抛隐形眼镜被商家错发成600度,情急之下将前一晚扔在地毯上的旧镜片捡回泡开,连续佩戴8天且全程未摘,事后坦言眼睛"极度疲劳"并警示网友切勿模仿。

隐形眼镜

这个看似"无奈之举"的行为,实则是一个包含了多重健康隐患的"错误操作示范"。

今天,我们就来逐一解析,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究竟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了怎样的负担与风险。

风险1:日抛为何不能"日"复一日?

日抛型隐形眼镜,从名字上就定义了它"仅限一日"的使命。

它的材质轻薄柔软,其设计初衷就是在一天内提供最佳的透氧性和舒适度,然后被丢弃,并未设计用于长期重复使用和清洁。

强行重复佩戴会导致:

· 蛋白质与细菌温床

镜片表面会迅速积累泪液中的蛋白质、脂质以及环境中的细菌。日抛镜片的抗沉淀能力很弱,重复使用等于把一块"细菌培养皿"戴在了眼睛上。

· 透氧性断崖式下跌

被污染的镜片和已经老化的材质会严重阻碍氧气透过,导致角膜缺氧。

隐形眼镜镜片

· 镜片变形磨损角膜

重复使用的日抛镜片容易变形,不再贴合眼球,可能像砂纸一样摩擦娇嫩的角膜上皮,引发擦伤和感染。


风险2:戴着隐形眼镜过夜,眼睛如何"呼吸"?

睡眠时,我们的眼睑闭合,角膜本就处于一个氧气供应相对减少的环境。此时若再盖上一层镜片,无疑是"雪上加霜"。

后果可能是:

  • 角膜缺氧: 导致角膜上皮水肿,看东西出现暂时性模糊。

  • 新生血管: 为获取更多氧气,角膜边缘会长出新生血管,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可能影响视力。

  • 感染风险倍增: 缺氧的环境使得角膜抵抗力下降,更容易被微生物侵袭,引发角膜炎甚至溃疡。

眼疲劳


风险3:从地毯捡起再戴,戴的是什么?

这或许是整个过程中最危险的一步。

地毯是家庭环境中细菌、尘螨、霉菌和过敏原的聚集地。镜片落地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为了这些污染物的载体。

用护理液浸泡也无法100%灭菌, 将这些"污染物"直接戴在眼睛上,极易引发细菌性角膜炎/结膜炎: 

导致眼睛红、痛、畏光、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在角膜上留下永久性白斑,严重影响视力。

细菌感染


安全佩戴隐形眼镜,请牢记这几条"铁律"

1严守使用周期:日抛就是日抛,月抛就是月抛,绝不超期"服役"。

2控制每日时长:建议每日佩戴不超过8-10小时,给眼睛足够的呼吸时间。

3. 坚决不戴过夜:无论多累,睡前务必摘镜。

4注意手部与镜盒卫生:佩戴和摘取前认真洗手,定期更换镜盒和护理液。

隐形眼镜


告别眼镜困扰,还有更科学的选择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日复一日的隐形眼镜护理工作,或者你的眼睛变得敏感,不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现代眼科医学提供了更为长久的解决方案—— 近视手术 。

近视手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如今的近视手术已经非常成熟和安全。

目前主流的近视手术分为 2 大类,适配不同人群:

角膜激光类手术

(全飞秒  3.0/4.0/Pro/CLEAR、全光塑、臻飞秒、全激光、半飞秒等)

近视激光手术

通过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曲率矫正近视,适合1200度以内近视、角膜厚度充足的人群。

其中,全飞秒3.0/4.0/Pro手术切口仅2-4毫米,恢复快;臻飞秒/半飞秒可个性化定制切削方案,适配更多角膜形态。

晶体植入类手术

( ICL、PRL、龙晶PR晶体植入等)

ICL晶体植入

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不切削角膜),适合高度近视(3000 度以内)、角膜较薄的人群,术后视觉质量高清,且晶体可取出,灵活性高。

这些手术方式能够帮助符合条件的患者摆脱对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的依赖,享受清晰的裸眼视力。

当然,近视手术并非适合所有人,需要经过 严格的术前检查评估 才能确定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如果想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近视手术,欢迎预约专业眼科检查,让厦门眼科中心为你量身定制最适合的视力矫正方案。

近期福利

双11摘镜盛典

 

转载:厦门眼科中心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返回
顶部
专业项目顾问 7*24小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