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看书、看手机时,字迹突然变得模糊、重影,像是蒙上了一层雾?或者抬头望向明亮的天空,眼前会短暂出现闪光或漂浮的黑点?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觉得是‘眼花’、‘累着了’,休息一下就好。但你知道吗?这种看似寻常的‘眼花’,背后可能隐藏着眼部甚至全身性的健康隐患。

‘眼花’并非一个精确的医学术语,它更像是我们对多种视觉异常现象的笼统描述。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屈光问题。这是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老花眼),或者本身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且未得到良好矫正,都可能导致视物模糊、重影,感觉‘花’了。这类问题通常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即可有效解决。
第二类:眼部疾病。许多严重的眼科疾病首发症状就是‘眼花’。例如,白内障会使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逐渐下降、视物发灰发暗;青光眼因眼压升高损害视神经,可能引起视野缺损、看灯光有彩虹圈;而玻璃体混浊(飞蚊症)则会产生眼前飘动的黑点或线条。更需警惕的是,突发性、无痛性的‘眼花’,特别是伴有视野缺损、视物变形,可能是视网膜脱离或眼底血管阻塞(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征兆,这些都属于眼科急症,必须争分夺秒就医,否则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第三类:全身性疾病的影响。‘眼花’有时也是全身疾病的‘窗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会损害眼底的微小血管,引发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间歇性视力模糊。此外,偏头痛发作前可能出现视觉先兆,如眼前闪光、锯齿状光线,这也常被误认为是‘眼花’。
因此,当‘眼花’出现时,绝不能简单归咎于疲劳就一放了之。关键在于观察它的特点: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是单眼还是双眼?是否伴有疼痛、头痛、恶心等症状?出现频率如何?
最稳妥的做法是,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视觉异常,尤其是突然发生、进行性加重的‘眼花’,应及时前往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医生会通过视力测试、裂隙灯、眼底镜甚至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手段,精准找出病因。
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健康的晴雨表。守护清晰视界,从正确认识每一次‘眼花’开始。
你的‘眼花’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因为忽视它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也可以点击下方在线客服,让专业眼科医生为你答疑解惑。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