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医生说视力正常,可有的视力表标着 5.0,有的却写着 1.0,这两个数字到底哪个代表的视力更好? 做完近视手术后,视力能提升到多少?能不能达到理想的清晰状态?
视力5.0和1.0,代表的其实是同一个视力水平,都是“标准视力”。
| 它们之间没有孰优孰劣,只是两种不同的记录方法罢了。
这就好比有人问“身高1米8”和“180厘米”哪个更高一样,只是单位不同,实际是一样高的。
小数记录法(1.0标准):
国际通用标准。我们常说的0.8、1.0、1.2、1.5、2.0都属于这种,数值越大,视力越好。
五分记录法(5.0标准):
中国最常用的标准。体检表上常见的4.8、4.9、5.0、5.1、5.2、5.3就属于这种,同样,数值越大,视力越好。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提供一个 简单的对照表 :
所以,下次再遇到有人争论,您可以自信地告诉他:
“5.0就是1.0,都是好视力的代表!
这可能是所有想做近视手术的朋友最关注的问题。而答案可能和您想的不太一样:
手术后的视力目标,并不是一个凭空想象的数字(比如非要达到1.5),而是取决于您术前的眼睛条件。
它的黄金标准是:达到您术前的最佳戴镜矫正视力。
什么是“最佳戴镜矫正视力”?
简单说,就是您在术前验光时,戴上那副为您量身定制的、度数最准确的眼镜后,所能看到的最好视力。
举个例子:
如果您戴眼镜后,最佳能看到1.0,那么手术的理想目标就是让您不戴眼镜也能看到1.0。
如果您戴眼镜后,最佳能看到1.2,那么手术就有望让您提升到1.2。
如果因为存在轻微的弱视或其他眼部问题,您戴眼镜最好也只能看到0.8,那么手术后的最佳视力大概率也就是0.8左右。
绝大多数接受近视手术的成年人,术后视力都可以达到1.0或以上,甚至达到1.2、1.5的也大有人在。
但我们必须理解,视力恢复存在个体差异,术前的全面检查是预测术后视力的最重要依据。
| 现代近视手术追求的不仅是看得清,更是高质量的视觉,包括清晰、舒适、持久和良好的夜视力。
了解术后预期后,下一个问题自然是:
我该怎么选?
现在的近视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和安全,主要分为“减法”和“加法”两大类。
“减法”手术:激光类
例:半飞秒/臻飞秒/全光塑
-
特点:个性化程度高、范围广。
-
原理:先用飞秒激光制作一个角膜瓣并掀开,再用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层上进行切削,最后将角膜瓣复位。
-
适合:可通过“个性化定制”方案,解决更复杂的视力问题,如散光大、角膜形态不规则等。
例:全飞秒SMILE 3.0/4.0/Pro手术
-
特点:微创、无瓣、恢复快。
-
原理:直接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内制作一个“微透镜”,再通过一个仅2-4毫米的微小切口取出,从而改变角膜曲率,矫正视力。
-
适合:追求高品质视觉质量、喜欢运动、军人、警察等对术后角膜稳定性要求高的人群。
“加法”手术:晶体植入术
-
特点:不切削角膜、可逆、视觉质量高。
-
原理:将一枚比头发丝还薄的、量眼定制的“微型隐形眼镜”植入眼内虹膜之后,来矫正视力。不需要切除任何角膜组织。
-
适合: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角膜薄不适合做激光手术,以及对视觉质量有极高要求的患者。
最重要的提醒:没有“最好”的手术,只有“最适合你”的手术。
选择哪种手术方式绝不是自己上网对比就能决定的,而必须通过严谨全面的术前检查,由专业医生根据你的角膜厚度、曲率、瞳孔大小、眼底状况及用眼需求等综合指标,为你“量眼定制”安全、优化的方案。
图:包图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