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近视200度,散光150度,这散光是不是近视引起的?"

"散光不用管吧?配眼镜的时候加个度数就行?"……

眼科医院门诊,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问询。

其实,散光远不是"近视的附属品"这么简单——作为和近视、远视并列的三大屈光不正问题,它对视力的影响可能比你想象中更隐蔽、更顽固。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 "视力隐形杀手" 。

pixabay

散光到底是什么

专业来说 
散光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是由于眼球在不同方向上的屈光力不一致,导致入射光线无法在视网膜上聚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多个散开的焦点,造成视觉模糊或变形。

 视觉体验 

无论看远看近,都会出现模糊、重影、眩光,甚至夜间看灯光时出现星芒或光晕,比如路灯变成一团模糊的光圈。

pixabay-框架镜

散光是怎么形成的?

  • 先天因素为主

大多数散光属于先天性,与眼球发育过程中角膜或晶状体形态不规则有关,这类散光通常在儿童时期就会被发现。

  • 后天因素也不容忽视

长期不良用眼习惯(如眯眼、斜看)、眼部外伤、反复眼睑炎症等,也可能导致或加重散光。

pixabay-书和眼镜

散光还能恢复嘛?

“散光能不能治好?”——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

结论是:绝大多数散光无法自行“恢复”,但可通过科学矫正获得清晰视力!

具体可分为2类情况

1. 生理性散光(稳定型,无眼部病变)

这类最常见,尤其成人群体,度数相对较为稳定。

矫正方式包括:

  • 框架眼镜:最常用,通过柱镜补偿角膜不规则弧度;

  • 隐形眼镜:普通软性隐形眼镜对散光矫正效果有限,建议选择散光定制软镜RGP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

  • 手术矫正:详见后文。

手拿测试镜片

2. 病理性散光(进展型,伴随眼部疾病)

如果散光在短期内明显加深(如一年内增长>100度),或伴随眼痛、眼红、视力急剧下降,需警惕是否为以下疾病所致:

  • 圆锥角膜(青少年多见,需角膜地形图筛查);

  • 角膜瘢痕(外伤或炎症后遗留);

  • 白内障初期引起的屈光变化。

处理原则:应先治疗原发病。如圆锥角膜需行角膜交联术控制进展,再通过RGP或手术矫正散光。

如何彻底告别框架镜

不想戴眼镜的散光患者,符合条件的成年人可通过近视手术矫正(需年满18岁,散光度数稳定≥2年)。

近视手术-pixabay

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对散光的矫正能力各有特点:

全飞秒SMILE3.0/4.0/Pro

能矫正≤500度的散光,手术过程无瓣、微创,术后恢复较快,适合中低度散光人群,尤其追求便捷的患者。

角膜激光手术

全光塑/臻飞秒/半飞秒

可矫正≤600度的散光,最大优势是能个性化定制矫正方案(如波前像差引导),对不规则散光的处理更灵活,适合高度散光或对术后视力要求更精细的人群。

ICL晶体植入术 

"加法手术",无需切削角膜,可矫正≤600度的散光,尤其适合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角膜较薄不适合激光手术的患者,且具有可逆性——若未来有需求,晶体可取出或更换。

人工晶体植入术

划重点: 任何手术都需通过全面严谨的术前检查(包括角膜厚度、形态、泪液分泌、眼底健康等),排除青光眼、圆锥角膜等禁忌证,务必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评估。

散光不可怕,忽视才危险

散光虽不如近视受关注,但它对生活的影响同样真实——开车看不清路标、阅读时眼睛酸胀……这些问题都能通过科学矫正解决。

 建议 

  • 每年至少做1次全面眼部检查(尤其儿童和青少年),若出现视物模糊、重影、眼疲劳,及时排查散光;

  • 成年后若有摘镜需求,可到正规机构评估手术可行性

清晰的世界,值得被认真对待——别让散光“模糊”了你的生活。

pixabay-视力检查

转载:厦门眼科中心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返回
顶部
专业项目顾问 7*24小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