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镜的时候常听人说“孩子眼睛的调节能力不错/较差”,“调节能力”也是近视手术术前检查中的“考核指标”之一。 什么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跟近视、近视手术术后恢复有什么关系?今天就来仔细聊聊~ 什么是眼睛的调节能力? 相机有“微距”和“长焦”功能,通过镜头的对焦,能拍出特写和远景。 眼睛也有能够清楚地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眼睛的调节力。 眼睛的调节力是通过睫状肌和晶状体之间的协调来实现的。 当眼睛注视远方时,调节处于松弛状态,物体的像正好在视网膜上形成;当眼睛注视近方时,调节发生作用——即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得更加凸起,使得物体的像能够在视网膜上清晰地成像。 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得很近的时候,眼睛并没有放松,它在努力工作,而且看得越近,需要的技巧也就越大,也就是“调节力”。 调节能力与近视的关系 如果经常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就会造成我们的「睫状肌」一直保持收缩的状态,导致「睫状肌痉挛」(有点像运动过度导致的“抽筋”)。 并使得我们调节力下降或「成像滞后」,从而导致视力下降,同时增加屈光度数。 调节能力也是近视手术术后恢复的关键因素。 近视手术术后恢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屈光度数、术后护理是否遵医嘱、个人主观感受有差异等。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眼睛的调节能力。 1.调节能力越好,术后恢复越快 眼睛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恢复情况与个人身体机能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恢复越快,主要是因为年轻人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而年龄相对较大的患者,则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 2.术前的用眼习惯也会影响术后恢复 术前是否佩戴眼镜,对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和适应情况也有影响。如果我们术前佩戴的眼镜很合适,通常这种情况下恢复是比较快的。 但是如果术前经常不戴眼镜,或者戴一副过高或过低度数的眼镜,手术后眼睛的调节功能需要更长的适应期,才能适应骤然改变的屈光度。 可见眼睛的调节能力如此重要,因此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视力,平时我们需要定期检查视力、保证用眼环境、注意用眼时间、多进行远眺及室外活动。 转载:丽水华厦眼科公众号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