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9 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5 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5)”。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厦门眼科中心名誉院长刘祖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眼科中心院士工作站导师谢立信教授,3人共同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及“2025年度影响力榜单”,彰显了我院在全球眼科领域的卓越科研实力。
官网链接:
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8
该榜单基于 Scopus 数据库的引用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量被引数、H 指数、HM 因子等6种指标,从全球近千万名科学家中,按“终身影响力(career)”和“年度影响力(single year)”两个维度,在22个领域和174个细分子领域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 2% 的科学家。
其中,“终身影响力”榜单反映科学家整个职业生涯的综合表现,“年度影响力”榜单则聚焦于上一年度的学术影响力,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是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成就与影响力的重要国际标尺。
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已连续多年跻身斯坦福全球顶尖科学家“终身影响力”与“年度影响力”双榜单,持续向国际眼科学领域传递中国科研力量。
作为国际公认的视网膜疾病诊疗领域的权威,黎晓新教授取得的多项突破性成果被纳入国际眼科诊疗指南,推动了全球眼底病诊疗的规范化进程。
此外,她在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病诊治方面实现多项重大开创性工作:完成国内首例复杂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首例黄斑裂孔手术;系统推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其他新生儿眼病的筛查和防治体系的建立;在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内肿瘤等领域的临床与科研均实现了重大突破。她以高超的医术和深厚的科研素养,成功帮助数万名患者重见光明。
在黎晓新教授的引领下,厦门眼科中心整体科研实力大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厦门眼科中心受理临床试验项目94项,立项87项,承接52项,其中药物临床试验项目32项,包括1项I/II期临床研究,7项Ⅱ期临床研究,19项Ⅲ期临床研究,2项Ⅳ期临床研究,3项真实世界研究;另外还承接了器械项目20项,包括注册器械试验项目17项,诊断试剂试验项目1项,上市后2项。由厦门眼科中心作为组长单位牵头的项目共计11项,其中药物10项、诊断试剂1项,并拥有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外国专家引智项目等;承担国家级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57项,厅局级课题186项;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0篇,其中SCI论文323篇;拥有专利100项;出版专著38部,主持/参与指南及专家共识54篇。
本次厦门眼科中心名誉院长刘祖国教授入选2025 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肯定了其在眼表与角膜病这一领域做出的长期贡献,也反映了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学科人才实力、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和高水平。
被称为“中国干眼之父”的刘祖国教授是国内眼表疾病及干眼领域的开拓者与领导者。刘祖国教授创立干眼临床诊疗体系与干眼学科,建立干眼研究与临床团队,使我国干眼的临床诊治有了明确可依循的标准,参与起草了多部国际干眼指南,牵头制定了我国7个干眼领域的临床共识与指南。
当前,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院士和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刘祖国教授为指导,在学科带头人吴护平教授的带领下,厦门眼科中心组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技术精、实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积极投身于致盲性角膜病、疑难、复杂性角膜病等领域的临床科学研究,催生出了诸多科研成果,扩大了眼科专业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推进眼健康事业迈向更高层次。
此次厦门眼科中心3位专家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充分体现了其在眼科领域的科研实力与人才水平已跻身国际前列。这不仅是对我院学术影响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实施的标志性成果。厦门眼科中心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全面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