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话题#39岁一千度近视加175度散光#引发热议。
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坎坷的求医经历:
39岁,近视超1000度,伴有175度散光,满心希望通过现代医学技术摆脱眼镜的束缚,却先后在深圳和北京两家医院得到了令人沮丧的答复——角膜厚度不够,无法做激光手术;前房深度不足,也无法做ICL晶体植入手术。
这条微博像一盆冷水,泼醒了许多对近视手术抱有“万能幻想”的人。
它揭示了一个至关重要却常被忽略的医学真相: 原来近视手术并非人人可做 ,它有着一道必须严守的“安全红线”:
热搜中的博主,恰好撞上了两大主流手术方式的“绝对禁忌症”。这并非小概率事件,而是高度近视患者中常见的问题。
激光类手术的“铁壁”—— 角膜厚度不足
激光手术(如全飞秒、半飞秒)的原理,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在角膜上“雕刻一副镜片”。
角膜本身有一定弧度,手术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改变其曲率,从而使光线重新准确聚焦到视网膜上。
角膜厚度是决定能否做激光手术的核心指标。
激光手术需要切削一定厚度的角膜组织,度数越高,切削量越大。若角膜本身过薄,无法满足手术所需的安全切削空间,会大幅增加圆锥角膜的风险。
ICL晶体植入术的“门槛”—— 前房深度不足
前房深度指的是角膜内皮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是 ICL 晶体植入的 “空间基础”。
ICL晶体厚度约为0.3-0.5mm,加上术后需要保留一定的前房空间(避免压迫晶状体和虹膜),因此要求前房深度至少达到2.8mm。
若前房过浅,植入晶体后会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受阻,进而引发眼压升高,长期可能导致青光眼。
| 当然,晶体植入除了ICL晶体,还有龙晶PR、PRL晶体两种,它们与ICL类似,但对前房深度的要求相对ICL略低一些(但仍有要求),为一些前房极度浅的患者提供了一线可能性。
(一)适应症
-
年龄要求:
18-45岁。
18岁以下青少年视力未稳定,术后易波动;45岁以上可能出现白内障、黄斑变性等问题,影响手术效果或增加风险。
-
度数稳定:
近两年近视度数变化≤50度。
-
眼部条件良好:
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等指标达标。
角膜厚度需满足激光手术安全需求,防止穿孔;前房深度需符合晶体植入手术要求,避免并发症。
(二)禁忌症
1. 眼部疾病
-
活动性炎症(结膜炎、角膜炎等):可能引发术中或术后感染。
-
角膜病变(角膜变性、圆锥角膜等):会加重病变,甚至导致角膜穿孔。
-
严重干眼症:手术会破坏泪膜,加剧症状,影响视力恢复。
2. 全身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影响眼部伤口愈合,增加风险。
3. 其他情况
-
怀孕/哺乳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眼部状况,建议身体恢复后再考虑手术。
-
心理障碍:对手术期望不切实际或有焦虑、抑郁等问题,可能影响手术配合与术后心态。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