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线上线下结合召开博士后出站考核报告评审会。 考核专家组由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名誉院长刘祖国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李炜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李程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吴护平教授、学科带头人王玉宏教授等组成,共同评议杨政伟博士后的出站考核报告,并对其提出宝贵建议。 经专家组评审,杨政伟博士后顺利通过出站考核。 直击现场,探索前沿 考核会上,杨政伟博士后作《基于深度学习的真菌性角膜炎真菌菌属分类研究》主题报告。专家组就杨政伟的博士后研究报告进行深入评议,对他的研究内容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杨政伟博士后作主题报告 杨政伟博士后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从实践中提出问题,聚焦真菌性角膜炎菌属分类的临床痛点,结合共聚焦影响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性构建“数据增强-多尺度特征提取-双模型对比”模型,用于开展真菌性角膜炎菌属识别研究,能有效提升真菌性角膜炎诊断效率。 专家组一致认为,杨政伟报告选题立论充分,对技术体系的核心逻辑及临床价值阐述清晰,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及临床意义;对其在站期间的科研与临床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尤其在临床问题挖掘、跨学科技术攻关及成果产出方面表现突出。综合评估,杨政伟博士后的研究工作符合博士后工作站出站标准,已完成研究计划,专家组一致同意其出站。 刘祖国教授点评指导 李炜教授点评指导 李程教授点评指导 吴护平教授点评指导 人才为本,构筑眼科科研创新高地 建站十余年来,厦门眼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累计引进培养数十名优秀博士后人才,形成了一支兼具临床经验与科研能力的复合型团队。中心不仅为博士后配备由知名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与实验设备,还搭建了跨学科合作平台,推动眼科与各类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 展望未来,厦门眼科中心将持续深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通过博士后工作站这个重要载体,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进一步拓宽科研合作渠道,促进眼科疾病的病因研究、诊断技术、治疗方案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并积极转化科研成果将之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助力临床创新发展,提升临床医疗水平。 转载:厦门眼科中心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