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ICL晶体植入术,有些小伙伴也是略有耳闻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被ICL晶体植入术的优势所吸引,ICL晶体植入术从高度近视和薄角膜患者的“救星”,逐渐成为中低度近视患者的“新宠”。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T-ICL吗?和ICL又有什么区别?今天来跟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 ICL晶体植入术 ICL全称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手术是晶体屈光手术。通过在眼内植入一种特殊的晶体,来矫正视力,全程无需切削角膜,就像给眼睛戴了一副日常不需要摘取的隐形眼镜。
ICL晶体由高生物兼容性的Collamer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光学性能。
ICL晶体植入术优势有:视觉质量好、术后无干眼、矫正范围更广(1800度近视)。
T-ICL晶体植入术
专为散光定制的视觉解决方案
T-ICL(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顾名思义比ICL多了一个T,它是ICL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正是因为这个T让它拥有可以同时矫正高度近视和散光的性能。T-ICL晶体在矫正近视的同时,还可以矫正600度以内的散光。
如果散光度数较高,或者对散光比较敏感,那么T-ICL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相对ICL来说,需要更精确地定位晶体以确保散光轴位的准确性。这通常意味着手术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些,并且对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也更高。
ICL还是T-ICL?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近视加散光的小伙伴,在做ICL晶体手术前,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选择普通的ICL晶体还是特殊的散光矫正型TICL晶体?
在选择ICL还是T-ICL时,医生通常会通过患者对散光的敏感度、散光度数、散光方向、散光与近视度数的比例等维度来综合判断。
01.散光敏感度
每个人对散光的敏感度不同,所以ICL术前检查时会通过试镜来判断敏感度高低。如果患者感觉不带散光试镜出现头晕、视物变形等不适感,或者视力明显比带散光试镜时差,说明患者对散光比较敏感,建议植入TICL晶体。
02.散光度数
从临床经验来看,散光大于150度时,对术后视力影响比较大,建议选择植入TICL晶体。
散光度数小于150度的,可以优先考虑通过切口来矫正。但这也并非绝对,具体还需要参考其他条件。
比如前房深度小于等于2.8的情况下,做散光晶体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散光晶体植入眼内后,位置是比较固定的,而手术中的时候拱高有可能出现偏高或偏低,前房深度不够,就没有调整的空间。
对于这类情况的患者,即使散光比较高,也建议优先考虑散光切口的矫正,便于医生在手术中将晶体调整至一个合适的位置,从而取得合适的拱高,降低手术的风险性。
03.散光方向
散光是有方向的,也叫做轴位,术前检查时都会测量。如果散光是顺规散光且小于75度,选择普通ICL晶体问题不大;但如果逆规散光或者斜轴散光,一般适合植入TICL晶体。
04.散光与近视的度数比例
对于低度近视患者而言,即使散光度数不高,也可能成为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当散光度数超过近视度数的20%,适合选择TICL晶体。
总而言之,无论是选择普通的ICL晶体还是散光TICL晶体,都需要结合自身用眼需求和医生的建议综合考量。
转载:西安雁塔华厦眼科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