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斜视,为什么要“抢时间”治疗? 孩子斜视,为什么要“抢时间”治疗?答:孩子的视觉系统在8岁前处于关键发育期。斜视若不及时干预,后果远超外观影响:丧失立体视力。这会影响深度判断(如打球、开车)。引发弱视(懒惰眼)。治疗难度剧增。3岁前是黄金期,可能通过眼镜、训练矫正;拖延至大龄,往往需手术且效果受限。斜视与小儿眼病专科提醒您:早发现(出生后6月起定期查眼)、早诊断、早治疗(3岁前最佳),一旦发现眼位异常,请立即就诊评估! 眼科问答 2025年09月22日 6 浏览
泪囊炎一定要做手术吗? 问:泪囊炎一定要做手术吗?答:泪囊炎慢性阶段最终多需手术根治。急性期可先以抗生素等保守治疗控制感染,若形成脓肿,可小切口引流。慢性泪囊炎因鼻泪管阻塞未解除,药物只能暂时缓解,因此普遍建议炎症稳定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可重建引流通道、杜绝再感染。高龄、全身情况差或伴严重干眼者,考虑泪囊摘除等替代方案。 眼科问答 2025年09月20日 22 浏览
为什么老花眼会犯困? 为什么老花眼会犯困?老花眼容易犯困,主要与眼睛调节功能衰退导致的视觉疲劳有关。老花眼是晶状体老化、睫状肌功能减弱,使眼睛无法快速聚焦近距离物体。看近物时,眼睛需过度调节才能看清,睫状肌持续紧张,易引发眼疲劳,进而导致头晕、精神不振,甚至犯困。此外,视物模糊时,大脑需更集中精力处理视觉信息,加重神经系统负担,让人产生困倦感。若同时存在光线不足、用眼时间过长等情况,疲劳感会更明显,犯困症状也会 眼科问答 2025年09月18日 19 浏览
炒菜时眼睛被油崩到怎么办? 炒菜时眼睛被油崩到怎么办?答案:炒菜时热油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流动的凉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是关键。冲洗时翻开眼皮,确保彻底清洁,持续至少10-15分钟。此举能降温、冲走油渍并减轻烫伤。切勿揉搓眼睛,以免加重损伤。冲洗后,若感觉仅为轻微刺痛、发红,可滴一滴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但若出现持续剧痛、视物模糊、畏光或感觉有异物无法取出等严重症状,必须立即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理。日常备好锅盖防溅,是预防之道。 眼科问答 2025年09月17日 22 浏览
怎么预防眼底出血? 怎么预防眼底出血?答案:预防眼底出血关键在于控制基础疾病和养成良好用眼习惯。1.首要任务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遵医嘱服药,稳定血压血糖。2.避免剧烈运动、头部撞击及用力过猛的行为。3.日常注意用眼卫生,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时休息远眺。4.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水果,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5.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尤其高危人群应每年筛查,及早发现病变隐患。 眼科问答 2025年09月15日 25 浏览
问:立体视力缺失,有什么影响? 问:立体视力缺失,有什么影响?答:立体视力让我们能精准判断物体的深度、距离和三维空间位置。如果孩子立体视力缺失(常见于斜视、弱视未及时治疗),影响深远:生活困扰:抓取小物困难:穿针、搭积木、拿杯子易失误。运动能力受限接球不准、打球困难、上下楼梯易踩空。判断距离易出错:停车、倒水或过马路存潜在风险。 眼科问答 2025年09月11日 21 浏览
干眼症用人工泪液会不会越点越干? 问:干眼症用人工泪液会不会越点越干?答:干眼症患者若长期、频繁地使用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会对角膜上皮产生损伤,进而诱发慢性炎症,反而会使干涩、刺痛等症状加重。此外,人工泪液本身不含脂质,无法修复泪膜最外层的油脂屏障,仅能短暂补水,蒸发后症状复现,患者可能越干越滴,形成恶性循环。眼药水应尽量选不含防腐剂产品,若干涩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泪液蒸发过快等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眼科问答 2025年09月08日 27 浏览
想做近视手术需要做哪些准备? 想做近视手术需要做哪些准备?答:首先,需提前停戴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一般停戴1-2周,角膜塑形镜(OK镜)需停戴3个月,让角膜充分恢复原形。其次,要进行全面眼部检查,包括角膜厚度、曲率、眼压等,排查手术禁忌。另外,术前1-2天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化妆、眼部涂抹护肤品,术前当天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状态。 眼科问答 2025年09月08日 27 浏览
郑州华厦眼科 | 青光眼导致的头痛怎么缓解? 青光眼导致的头痛怎么缓解?青光眼引起的头痛多因眼压升高所致,缓解的关键是立即就医,通过药物(如滴眼液、口服药)、激光或手术快速降低眼压。在此期间,还要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减少眼部压力;用冷毛巾轻敷额头,有助于暂时舒缓疼痛感。还需要提醒的是,青光眼头痛不能仅靠止痛药缓解,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视神经永久损伤、视力丧失。因此,一旦出现头痛伴眼胀、视力模糊等症状,务必尽快到眼科急诊处理。 眼科问答 2025年09月05日 37 浏览
散瞳验光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散瞳验光是为了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对儿童近视防控和配镜准确性至关重要。瞳孔散大、畏光、视近模糊都是正常现象,无需紧张,这些症状会随药效减退逐渐消失。 眼科问答 2025年09月04日 31 浏览